职称制度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的基本制度,涉及人才评价、使用、待遇等多个方面。以下是关于职称制度的详细内容:
职称制度的起源和发展
开启阶段:1978年开始施行技术职称评定制度,1983年暂停并启动职称改革方案研究。
发展阶段:1986年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决定改革职称评定,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,职称系列从22个调整为29个。
成熟阶段:1994年,国家人事部会同劳动部下发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》,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并行,形成了现行职称制度。
职称制度的结构和内容
职称等级:通常划分为正高级、副高级、中级、助理级、技术员级等五个等级。
评定标准:包括学历、专业经历、考核评价、继续教育等基本条件。
评定程序:包括申请、评审、公示等步骤。
诚信承诺:申报人需签订个人承诺书,承诺材料真实性,存在违规行为将记入诚信档案库。
职称制度的改革和完善
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,注重分享,被刊用文章【关于职称的制度】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,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,或有版权异议的,请联系管理员,我们会立即处理! 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,内容摘自(本人原创文章,百度百科,百度知道,头条百科,中国民法典,刑法,牛津词典,新华词典,汉语词典,国家院校,科普平台)等数据,内容仅供学习参考,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!发布者:云建筑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unjianzhu.com/35090.html